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49篇
综合类   53篇
化学工业   128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30篇
建筑科学   63篇
矿业工程   38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72篇
水利工程   75篇
石油天然气   76篇
无线电   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篇
冶金工业   24篇
自动化技术   5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三叠系长8为环江油田2009-2010年主力建产区块。主要开采层位长81,井网形式为480×130菱形反九点,油藏埋深2680-2720m,平均砂层厚度22.2m,平均油层厚度16.2m,岩心分析孔隙度10.8%,渗透率0.69×10-3μm2。原始驱动类型为弹性溶解气驱,属超低渗岩性油藏,地层水矿化度39.84g/L,水型为CaCl2水型。  相似文献   
62.
63.
活性炭因其独特的孔隙结构和物化性质,应用广泛。概述了活性炭用于环境保护、催化和负载催化剂、临床医学、超级电容器电极以及储氢等5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4.
为了确定沿空掘巷的合理煤柱宽度,在已有的极限平衡理论基础上,考虑煤岩体的残余内聚力和采掘影响等因素进行修正,推导出了煤柱中非弹性区的计算公式,为确定合理煤柱宽度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类似条件下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从材料取样测试、环境温度与湿度、试件尺寸及精度、加荷速度、检测误差、数据处理等几方面进行论述,并总结出几点提高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措施.  相似文献   
66.
灰土挤密桩法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忠 《山西建筑》2010,36(12):76-77
阐述了应用灰土挤密桩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介绍了灰土挤密桩地基的特性与适应范围,通过具体工程实例,探讨了灰土挤密桩的地基处理效果,并提出了该桩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7.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该区特有的暴雨洪水产沙规律:暴雨是侵蚀产沙的主要动力,暴雨、洪水、泥沙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洪水发生时间集中,峰高量大,暴涨暴落,对黄河中游大洪峰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侵蚀产沙强烈而粗泥沙集中,输沙能力强,洪水含沙量高,是黄河粗泥沙的集中来源地;河龙区间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频繁或连续的暴雨洪水对黄河输沙有重要影响;随着治理水平的提高,区域洪水有减小趋势,但泥沙量变化不明显,大部分支流的洪峰流量、洪水含水量反应不敏感,说明一般规模和水平的治理工程还不能有效控制区域大洪水特别是特大洪水的泥沙。  相似文献   
68.
雷武林  陈岩峰  赵凤  王建  余岚  何姜毅  周华龙 《煤》2022,31(5):16-19
为了研究采场覆岩变形和采动压力变化的规律,文章以榆神矿区杭来湾煤矿的地质条件为背景,在实验室搭建3 000 mm×200 mm×1 150 mm物理相似材料模型进行模拟试验,模型中埋设4个光纤光栅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覆岩关键层移动变形和采动支承压力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光纤光栅传感器位于工作面前方时,其应变曲线与工作面的支承压力有较好的一一对应线性关系;位于工作面后方时,其应变曲线呈波谷状时,而工作面的支承压力呈波峰状,且随着覆岩高度的增大,出现水平错位的现象。结论表明,光纤Bragg光栅传感监测技术在模型试验覆岩关键层内部应变和采动支承压力监测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为模型试验提供新的监测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69.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使小城镇的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要素不断聚集,小城镇逐渐成为农村走向城市的过渡区域,成为连接城乡的纽带。加强小城镇建设,有助于引领乡村经济的发展,补充我国乡村经济发展滞后城市的局面,成为振兴乡村经济的抓手。然而,在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缺乏规划意识和环保意识,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导致小城镇生态环境管理落后。本文阐述了小城镇规划过程的环境承载力、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小城镇环境规划理论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